“每100人5人吃财政饭”?真相: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增长
“每100个中国人里就有5人吃财政饭”的说法近期在社交平台传播,引发不少人对财政负担、人员冗余的讨论。但深入梳理数据统计口径与现实背景会发现,这一表述存在认知偏差——所谓“5人”并非全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人员,且人数增长的核心原因,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需求的
“每100个中国人里就有5人吃财政饭”的说法近期在社交平台传播,引发不少人对财政负担、人员冗余的讨论。但深入梳理数据统计口径与现实背景会发现,这一表述存在认知偏差——所谓“5人”并非全是传统意义上的行政人员,且人数增长的核心原因,是经济社会发展中公共服务需求的
有段时间,几个有编制的朋友突然天天发好几条朋友圈,发的时间差不多,内容也是一样的,要么是政策宣传文案,要么是某个地方的宣传视频。
为做好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编外人员招聘工作,根据《关于严格规范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的意见》(宁委办发〔2013〕43号)、市文化和旅游局组织人事处《关于进一步规范局属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工作的通知》的文件精神,本着“从严控制、规范管理”的原则,现公告
“刚帮老人办完养老认证,就收到清退通知,干了7年的窗口岗,突然不知道自己会干啥了。”最近,这样的迷茫在编外人员社群里频频出现。自2023年起,哈尔滨、十堰等多地启动编外人员精简计划,年均清退比例不低于20%,随着政务自动化率突破65%,数据录入、文件传递等重复
有了智能手机后,现在很多人都不看电视了,会用手机了解很多事情,相信天气是每个小伙伴都关注的。但是大家是否会想起以前每晚《新闻联播》结束的时候,那个熟悉的旋律响起——《天气预报》来了。
最近医院里可热闹了,到处都在讨论涨薪的事儿。同事小李兴奋地说:“可算盼到涨工资了,这几年累死累活,就盼着钱包能鼓起来。”但也有人犯嘀咕,像隔壁科室的王姐就皱着眉:“说是涨薪,不会就涨个仨瓜俩枣吧,我可听说有的地方涨了基本工资,绩效却少了,算下来没差多少。”这涨